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莺啼序

程颂万 程颂万〔清代〕

情天靓霞界暝,殢淞帘梦雨。骑来晚、重系筝坊,看花人似前度。怨尊共、山颦易夕,欢场事往仍孤注。检衫尘闲证,钗钿黯埋花絮。
旧劫仙巢,涎尾燕子,指神山甚处。尽惆怅、惊浪蓝桥,殿鸾人换歌舞。傍荆驼、宵回绣毂,彩幡下、琉璃交护。惜刚风、轻锁瑶房,质迷空雾。
西王母笑,北烛人归,画图眷旧侣。谩问讯、浣溪春骑,踏月呼影,罨画移家,废弦安谱。匀蛾倦碧,量腰惊瘦,生来随分能倾国。阅兴亡、只在斜阳渡。新亭涕泪,阑干拍遍无人,劝客惜取金缕。
雕屏暖烛,剩说无双,尚旧家燕户。暗替数、相思徽轸,入破涛声,凤咽仙山,雁迷平楚。关河坠羽,开天遗事,黄金何物能铸泪。甚风波、容易蠡舟去。登楼无那秋悲,第一江山,断魂见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情爱弥漫的天空中,绚烂云霞被暮色浸染,濛濛细雨如梦境般沾湿了淞雾笼罩的帘幕。我骑马晚归,再次将缰绳系在昔日的筝坊外,眼前赏花的人,竟似当年那个熟悉的身影。怨恨与愁绪相伴,青山如蹙眉般笼罩在暮色里,欢场往事已成过往,我仍像孤注一掷般沉溺回忆。翻检衣衫上的尘埃,权当旧日情事的印证,而发钗钿饰早已黯然埋没在落花飞絮之中。
曾如仙家巢穴的旧地,只剩衔尾相逐的燕子呢喃,遥指神山,却不知它究竟在何处。满心惆怅间,蓝桥边惊涛拍岸,宫殿里鸾鸟般的佳人已换作新的歌舞伶人。夜色里,身旁唯有骆驼的身影,绣饰华美的车轮悄然回转,彩幡之下,琉璃灯盏交相映照。可惜罡风猛烈,轻轻锁住了瑶台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以仙幻意象写人间怅恨,虚实交织中见兴亡之叹。“情天”“神山” 构缥缈幻境,“筝坊”“绣毂” 藏现世残影,借西王母、范蠡等典故叠加,将个人相思与王朝更迭熔于一炉。斜阳渡、关河羽等意象苍凉沉郁,终以 “断魂见汝” 收束,在仙凡交错间道尽时代隐痛与生命虚无。

程颂万

程颂万

1865-1932年,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 清末民初人。少有文才,善应对 ,喜研词章。虽勤奋好学,但屡试未第,对科举制度遂无好感,而对时局新学甚为热心,为张之洞、张百熙所倚重。曾充湖广抚署文案。 4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修到南屏数晚钟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息争

刘大櫆 刘大櫆〔清代〕

  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文学,其鄙有樊迟,其狂有曾点。孔子之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其故人有原壤,而相知有子桑伯子。仲弓问子桑伯子,而孔子许其为简,及仲弓疑其太简,然后以雍言为然。是故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呜呼!此其所以为孔子欤?

  至于孟子乃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当时因以孟子为好辩。虽非其实,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唐之韩愈,攘斥佛老,学者称之。下逮有宋,有洛、蜀之党,有朱、陆之同异。为洛之徒者,以排击苏氏为事;为朱之学者,以诋諆陆子为能。吾以为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则天下之理,亦不可以一端尽。昔者曾子之一以贯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以后世观之,子贡是,则曾子非矣。然而孔子未尝区别于其间,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夫所恶于杨墨者,为其无父无君也;斥佛老者,亦日弃君臣,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以求其清净寂灭。如其不至于是,而吾独何为訾謷之?大盗至,肢箧探囊,则荷戈戟以随之,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今也操室中之戈而为门内之斗,是亦不可以已乎?

  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战?北宫黝、孟施舍,其去圣人之勇盖远甚,而孟子以为似曾子、似子夏,然则诸子之迹虽不同, 以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居高以临下,不至于争,为其不足与我角也。至于才力之均敌,而惟恐其不能相胜,于是纷坛之辩以生。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