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唐代〕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译文
张舍人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
张翰去江东的季节一样,正值秋风吹起的时候。
秋高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
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万兴的是你要去的吴洲也有明媚的月亮,我们虽隔千里,见月就如我们互相见面,可以聊慰相思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主流观点认为是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游襄送别友人阳时所作。一说为孟浩然所作,并题为“送张舍人往江东”。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赏析
以月为线索写诗,是李白常用的手法。在《峨眉山月歌》中,那故乡的明月似友人依依送别;在《月下独酌》中,孤独的诗人只有以月为伴排遣苦闷。这里,李白又以明月为自己的化身与友人道别。
这位姓张的朋友要去南方,李白站在江边与他话别,先借用典故人物张翰不恋官位而慕家乡鲈鱼的故事,烘托张舍人高洁的人格。古人写诗,往往避俗就雅,诗是写给官员的,并不写他官位高、职权大,春风得意令人羡慕,因为那样既显得主人如小人得志,也显得作诗的人趋炎附势,所以常在给官员的诗中专写其脱俗的一面,在写给初出茅庐的读书人时重点突出其凌云之志,祝愿他大展宏图。张舍人已是朝中要员,李白这首送别诗下笔十分有分寸,
简析
《送张舍人之江东》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借用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的典故,赞美了张舍人高洁的人格,并将秋风、雁影、孤帆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感伤氛围;诗人以天清雁远、海阔孤帆的景象为背景,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这首诗词旨婉切、章法严密,不孤立写景,而是借景见人,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8篇诗文 5967条名句
琵琶行
牛殳〔唐代〕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唐代〕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