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络索·长城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苍茫雁翅列秋空,忆写向、屏山曲。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夜里西风呼啸,如同鬼在哭号。空旷辽远的秋空之上,大雁排着队形,飞向远方。那绵延起伏的长城,曲折如屏。
山海经历几番巨变,长城城墙仍然斜斜地矗立在山头。秦始皇当年为修建长城费尽心机,但如今看来,他这长城到底是替谁修的呢?

注释
一络索:此调又名《洛阳春》《一落索》《玉连环》等。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此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句押仄声韵。
“野火”句:野火,指磷火,即俗称之“鬼火”。此句谓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或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容若觇梭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心有感慨而作。

赏析

  词的上阙写景。“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词作一开头便给人展现一幅野火连天、秋风悲咽的凄厉悲壮之图。这是一个身处大漠深处的荒野之夜,乱石山丛之中,不时有磷火闪烁,绿光点点,一直随风游离到天际,与云暗合相接。西风吹过山石,传来由远及近的飕飕嘶鸣之声,听来好不幽怨。接着写“苍茫雁翅列秋空。”苍茫秋空,有雁鸣摆阵,亦有雁翅划过的凛冽痕迹残存。词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把边地秋日的辽阔之境写到了极致,若只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宏阔,那就缺了灵动。容若却接上一句“忆写向、屏山曲”,将大开大合之境凝于屏山,意谓不禁忆起,自己曾将如此雁阵群山写进诗词,画进屏风。笔墨灵动,将大漠移至家中,迷离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词有着双重的悲慨。上片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不由得想到了古往今来的“英魂”,无论贤愚不肖,皆成过去,即使是“才魄”超人,也都消失了去,历史便是如此无情,它汰尽了古今的一切,胜衰兴亡都成陈迹,令人不胜悲慨。中元之日更起思亲之情,故下片推开去写,从闺中人的角度落笔,写伤离怨别之意。这是又一重悲感。全篇幽思惆怅,低徊缥缈,古今情、思乡情交织浑融,凄侧哀婉之至。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0篇诗文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牵牛花·其三

陈曾寿 陈曾寿〔清代〕

一枝颜色费评夸,冷翠光中晕淡霞。
绝世幽情容一现,能如我意是秋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