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葛使君
王安石〔宋代〕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忘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虽是乡里的儒生却懂得良好的政令,市场的门边堆了很多的粮食,足见是个丰收之年。
追随牵挽依依惜别更觉得相见恨晚,谈笑风生却难忘我们即将分别。
客卿幕僚和所交往的人你都能礼贤下士,老人安静闲坐百姓生活安乐。
小舟在后半夜到了沧江北,回望春城内心只留下伤感。
注释
邑屋:乡里。
善政:指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等。
粟:粮食的统称。
客幙:客卿幕僚。
简析
《别葛使君》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通过描绘儒雅的邑屋和丰饶的粮食,展现出当地的善政与丰收景象;颔联则陈说诗人与当地人相逢恨晚、离别难舍的情感;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当地文雅的氛围,充满高雅的气息,体现出诗人对当地人文风貌的赞赏;尾联以轻舟夜渡、回首春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惆怅与不舍。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出诗人对当地善政丰年、人文风貌的赞赏,又透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759条名句
南歌子·寓意
苏轼〔宋代〕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暗香·旧时月色
姜夔〔宋代〕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